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柱 10月15日,记者在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近日启动首次验证飞行。这也是日本第一个示范机场的首次示范试飞。本次试飞将为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航线网络、打造低空超级中心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助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首个示范验证机场迎来首飞验证航班。据了解,该试飞航线将连接成都高新区中欧中心与成都未来科技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航空示范港诺学城。这是成都首条东西走向的低海拔公路穿越龙泉山,直线距离40公里。此次试飞也是民航二局制定详细飞行计划和应急预案,与军民航空管部门多次协调,严格程序审批的一次飞行任务。负责本次示范试飞的民航二院技术工程团队完成了任务起降场所有飞行服务保障设备的部署。航站楼二层安装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埃夫莱班地面站、数字遥控塔和甚高频无线电、气象自监测设备。直升机配备北斗多模便携式航空终端和Efraiban电子飞行包 (EFB)。起降地点还部署了两套通用航空ADS-B地面站,形成立体飞行保障网络。试飞当天,起飞前一小时,天空开始下毛毛雨,但起降点能见度和云底高度始终超出飞行标准。上午9时30分,我飞长空橙红相间的阿古斯塔AW109直升机准时从中欧中心楼顶起飞。起飞的同时,民航二研所开发的“低空飞行运行保障系统”界面上显示出任务识别码图标,并用红色虚线清晰标明了飞行轨迹。直升机向东翻过龙泉山脉,直奔验证机场。上午9点42分,一声轰鸣由远及近响起: “来了!这是科鸣!”现场一片欢呼声。整个过程仅持续12个小时,几分钟后,直升机就平稳降落在指定的起降地点,迎接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的第一批“航空访客”。10个小时后,直升机按计划安全返航。本次验证飞行的圆满成功,不仅检验了低空飞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复杂城市环境、山地地形航线的服务保障体系,也为提高民航飞行安全水平提供了宝贵数据。此次试飞还显着提高了低空飞行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为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飞行运行模式积累了重要经验。本次试飞将为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提高低空飞行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高空航线网络,建设低空超级中心。作为民航科技未来的重要载体,民航科创示范区通过此次示范飞行,验证了从市中心建设“空中走廊”的可行性,检验了示范机场基础设施的完整性,论证了二院民航科研团队保障飞行服务的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据悉,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是中国民航局设立的战略创新平台。该示范区与中国民航第二研究院合作,致力于打造亚太领先的民用航空工程应用验证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覆盖民航全产业链、国际领先的民航创新与关键设备研发中心。未来,成都未来科技城将继续借助民航二院、五飞长钢等机构和企业,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山,协调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力度,推动成都未来科技城“强环链建设”。 低空经济。推动成都低地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照片取自成都高新区)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时间他的平台是一个信息平台。它仅提供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